Archive for 4 九月, 2013

生態環保地圖

研究:太平洋吸熱抗暖化機制只是一時緩衝

新研究指出,雖然地球溫度越來越高,海洋扮演了吸收多餘熱量的重要角色。大氣和太平洋之間的熱流改變,可能有助解釋過去10到15年來全球暖化現象「停滯」、地球表面溫度上升減緩的原因。科學家認為,溫度異常冰冷的洋流有助於吸收大氣中多餘的熱量,全球暖化停滯部分可歸因於太平洋的反聖嬰現象。

雖然目前全球平均溫度創新高,但過去15年來,溫度上升的速度卻未如部分氣象模型所預測的快速,因而引發全球暖化已經停止的氣候懷疑論。

太平洋上的落日。(攝影:arbyreed。)

過去研究曾發現,深海海水吸收的熱能幾乎等於1500億個電熱水壺所產生的熱能。科學家指出,證據顯示,深海海水在減緩表面溫度上升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研究計算出,地球的整體熱平衡顯示正趨勢,因為來自太陽的熱能比地球散失到宇宙中的熱能要多。氣候學家認為,深海海水很可能吸收了這些多出的熱能,因此這些熱能並未累積在地表。

聖地牙哥斯克里普斯海洋學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支持這個說法;學者Yu Kosaka和Shang-Ping Xie的理論研究顯示,東太平洋的反聖嬰低溫洋流能夠吸收來自大氣的大量熱能,時間可長達數十年。作者在《自然》期刊中寫道,「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目前的全球暖化速度減緩是自然氣候變化的現象,跟反聖嬰的十年冷卻週期有關。」

「雖然類似的冷卻現象未來仍可能出現,但只要溫室氣體繼續增加,長期的暖化趨勢仍會持續下去。」在電腦模擬實驗中,兩位研究者改變東太平洋和大氣間的熱流量,讓模型中的海平面溫度等同於實際觀察數據。

「模擬結果和現實中海平面暖化速度減緩,以及美國南方水災等氣候異常現象相互吻合。」雷丁大學氣候學家Richard Allan評論,「這項新研究進一步佐證,暖化速度減緩只是海洋的短暫自然變化,也間接說明了只要燃燒石化燃料等人類活動持續下去,暖化的危險仍然存在。」

樹輪揭全球暖化之謎

【太陽報專訊】樹木年輪除可反映樹木健康和樹齡,亦清晰記錄了數百年來的降雨情況。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地理系助理教授李金豹率領研究團隊,花了二十年時間收集及分析環太平洋地區逾二千棵古樹樣本,成功藉着樹輪寬窄變化追溯和重建過去七百年厄爾尼諾發生的歷史,發現二十世紀末是厄爾尼諾最強烈和波動的時期,平均每兩、三年發生一次,首次歸納出厄爾尼諾現象發生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加劇有關。

厄爾尼諾現象是指太平洋中、東地區海溫異常升高,並於聖誕節期間海溫升至最高點,世界各地都會出現洪水和乾旱等極端氣候,故又名為「聖嬰」、「極端天氣發動機」。

是次研究分析了逾二千二百棵來自近二十個國家、樹齡介乎四百至四千多歲的古樹樣本,包括冷杉、雲杉和馬尾松等,並參照了過去一百五十年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數據。

年輪闊反映降雨量足

李金豹指出,降雨量充足的年份,樹木年輪會較闊,反之則會較窄。研究證實樹輪記錄了厄爾尼諾現象,並重建了七百年厄爾尼諾發生的歷史。結果發現,十四世紀至十九世紀的厄爾尼諾現象並不顯著,每五年會發生一次,但至二十世紀末已加密至每兩、三年一次,以印尼最受直接影響。

他續稱,火山爆發、地球軌道變化等都會誘發厄爾尼諾,但兩者在過去數十年變化不大,唯獨溫室氣體在二十世紀末開始加劇,相信與厄爾尼諾次數增加有密不可分關係。其團隊已展開進一步研究,以確定兩者關係。

李金豹指,厄爾尼諾亦會影響香港及珠三角地區,令颱風和洪水襲港更頻繁和強烈,但正因缺乏數據,科學界至今仍未掌握厄爾尼諾的變化特徵、形成原因等。團隊擬將研究結果引入國際氣候模型,盼可將預測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時間,由現時的半年提早至一、兩年,以便各地政府及早防範。

盜獵大象猖獗 辛巴威缺錢應對

辛巴威保育部門今天表示,面對日益猖獗的大象盜獵者,政府財政困難,已經沒有多餘經費來應對。

辛巴威國家公園管理處發言人莫約(Caroline Washaya-Moyo)表示,目前境內有超過10萬頭大象,名列世界第3,管理上非常困難,極易成為盜獵者下手的目標。管理困難原因之一是經費不足,無法更新老舊設備,根本無法與配備精良的盜獵者相比。莫約說,盜獵者擁有夜視鏡、獸醫專用鎮靜劑、滅音器、直升機,以及高科技通訊設備。

他說,政府財政困難,無法支付公園管理處開銷。但是多年來,境內公園所收集死亡大象的象牙總數量,已高達近6萬3000噸,市值1560萬美元。不過,按照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這些象牙不准出口販售。

巴威民間保育協會主席羅德里格斯(Johnny Rodrigues)表示,幾個月前,公園管理處宣布全國大象總數大約是4萬至4萬5000頭,怎麼現在突然暴增到10萬頭?這種誇大數字的說法,只是政府企圖得到CITES允許出口象牙的手法。

肯亞保育人士薛爾德瑞克(Daphne Sheldrick)上周曾經表示,非洲去年一共被獵殺3萬6000頭大象。按照這種速度,大象很可能在未來12年絕種。

作者: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旅程中除了以快門凝結絕景秘境的感動外,也看到北極熊和企鵝生存條件日益艱難、生存空間日漸消失。有朝一日,如果牠們突然變成美麗的傳說、從大地永遠消失,屆時人類面對後世,又豈能毫無愧疚和遺憾?」—陳維滄 

《縱橫極地:陳維滄攝影集》

全球暖化的問題,隨著南極冰棚的崩坍,北極熊的消瘦,逐漸顯現出來。颱風、豪雨的侵襲規模不斷增強,台灣面對豪雨預報也快成為驚弓之鳥,氣候變遷問題漸趨明顯,不僅只是遙遠的美麗景色與生命的消逝,我們就身在其中。

但是,政府仍然不斷地在沿海一帶開發工業區、休閒度假園區、大型的佛像、媽祖神像…等。矛盾的政策,似乎又在暗示我們全球暖化不過是遙遠地方的事,是天災或運氣好壞的事。

面對這樣子矛盾的政策,究竟我們該怎麼辦?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認為,唯有充分的資訊,才能引發國人的關心和合宜的行動。我們透過環境資訊中心的平台,提供氣候變遷的相關資訊,舉辦環境教育講座、論壇、社群討論等活動,以及各項守護行動,帶動全民從認識、關心,直到為環境付出心力,守護大地。

我們的努力不會停歇,也因此本會顧問陳維滄先生為支持本會,捐出30餘年攝影作品所集結的《縱橫極地》一書,交由本會出版、贈送給願意守護大地的天使。陳維滄先生走訪地球三極,腳印遍及五大洲,從極地到沙漠,從生命到死亡,用鏡頭辛勤耕耘,把孤獨當作養分,記錄了南、北極豐富而珍貴的生態畫面,北極熊育幼、企鵝、雪雁、丹頂鶴等。畫面中的每段風景、每個生命都提醒我們,在全球暖化加速下,萬物正面臨著生存危機,從極境中體悟出我們的渺小與珍貴。

南極冰山 攝影:陳維滄

成為「TEIA守護大地天使」,一起《縱橫極地》!

邀請您捐款贊助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一起守護自然環境,加入支持減緩氣候變遷的行列。

帝王企鵝寶寶。攝影:陳維滄

長期捐助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您就是守護大地的天使。未來的日子裡,邀請您贊助環資,一同加入守護自然環境,支持減緩氣候變遷行動。

即日起至12月31日止,單次捐款滿3,000元,或每月定期1000元,持續一年,成為「TEIA守護大地天使」,就可獲得《縱橫極地:陳維滄攝影集》精裝版乙冊。

研究:19世紀煤灰沉積造成冰川融化 力量不可小覷

新研究發現,19世紀下半葉燃煤所產生的煤灰讓雪變成灰色,導致雪地反射陽光減少,冰川吸收比平常更多的熱量。因此即使上個世紀比今日寒冷,仍引發阿爾卑斯山的冰川逐年後退。

阿爾卑斯山的冰河。(Aitor Garcia Viñas)。

阿爾卑斯山冰川撤退的紀錄可遠溯至1500年代。資料顯示1860年至1930年間,儘管當地氣溫下降近1度C,阿爾卑斯山冰川仍平均退後0.6英里。這個現象讓科學家不解。過去一個世紀以來,一般認為高山冰川顯著後退是全球暖化的結果。但科學家仍無法解釋為什麼遠從1860年高山氣溫仍然很低之時,冰川就開始融化。

科羅拉多大學學者Thomas Painter指出,歐洲19世紀末工業擴張,燃燒煤炭生成的煤灰(又稱黑炭)落在覆蓋冰川的白雪上,造成冰山開始融化。「煤灰落在冰川上的影響相對小,因為冰川本身顏色較暗。但是煤灰落在白雪上讓白雪變灰、變暖進而融化,讓冰川暴露在陽光下,造成冰川融化而後退。」

此研究以多個冰川的冰核樣本為研究對象,並假定所吸收的熱能來自落在雪上的工業煤灰。電腦模擬顯示,黑碳的效果能夠解釋冰川為何在歐洲歷時300年的「小冰河期」末期、低於平均氣溫的環境下仍持續融化。

「電腦模擬數據顯示,雪上煤灰的影響等於空氣溫度上升4度C,遠大於現代工業化所造成的暖化效應。」Painter博士說。近數十年來,西歐國家由於燃料使用的法規限制以及過濾工業煤灰排放技術的進步,煤灰沉積已不再是個環境問題。

「目前有煤灰沉積問題的地區是亞洲。工業化讓印度和中國的煤灰量增加,在喜馬拉雅山的雪上漂移徘徊。雖缺少實地測量數據,但根據此研究的結果,煙塵跟煤灰的確有不可忽視的影響。」Painter博士說。

 

生態透支日:2013年自然資源 820這天用完了

環境經濟學家表示,今年的8月20日為生態負債日。到了這一天,人類已消耗掉今年地球可再生自然資源的總量。

「生態負債日」的概念是國際環境智庫全球生態足跡網絡(Global Footprint)最先提出的發想,是以自然資源總量、人類的資源消耗量以及誰消耗哪些資源等生態足跡數據為基礎。根據這樣的計算,2013年截至8月20日,人類已經耗盡這一年地球可產生的自然資源,今年接下來的時間,自然資源將進入透支狀態。

全球生態足跡網絡指出,2001年以來,生態負債日每年都比前一年提早三天,每十年提早一個月。1993年的生態負債日是10月21日,2003年提早到9月22日,今年則是8月20日。

全球生態足跡網絡開發出「國家生態足跡帳戶」,提供人類對自然資源需求的完整數據。每個國家每年都會產生約6000個數據點的資料,以便追蹤比較232個國家、領土和地區的需求量,計算出地球的生物承載力能否達到需求。數據顯示,人類對可再生生態資源和服務的需求約等同於1.5個地球以上。到了本世紀中,人類的需求將增加到2個地球。但是1961年,人類的需求只要0.7個地球即可滿足。

「森林砍伐、魚種生存崩潰以及大氣層二氧化碳累積等種種跡象顯示,人類需求很可能超過地球生物圈吸收和再生的能力。」全球生態足跡網絡指出,「隨著全球經濟膨脹和高生活水準的要求,人類對自然系統的需求也快速成長。許多研究指出,地球的各種臨界值均已經被跨越,未來生物圈供養人類的能力也面臨風險。」

根據全球生態足跡網絡2013年的報告,中國的總生態足跡為全世界最大,因為中國是全世界人口總數最龐大的國家。中國的人均生態足跡雖然比歐洲和北美的國家小,但過去七年來也已超過了世界人均。全球生態足跡網絡指出,「如果人人都過得和典型的中國居民一樣,將要花掉1.2個地球才能供養全球人口。」其他國家的人均生態系統需求更高。如果人人都過得和美國居民一樣,將會消耗掉4個地球才能供養全球人口。按照卡達的生活方式,則是需要6.5個地球的資源。

目前的自然資源趨勢已經無法滿足地球70億人口。但卻有20億人無法取得滿足基本生活所需的資源。今日,超過80%的世界人口生活在資源消耗大於資源再生的國家。這些「生態債務國」消耗的資源比境內的資源要多,因此他們不是耗盡自己的生態資源,就是從別處取得生態資源。日本居民消耗的資源等於7.1個日本。義大利約需消耗4個義大利。埃及的消耗約為2.4個埃及。

蘇格蘭一處碼頭上被丟棄的漁獲。(照片:Peter Hawkey提供)。

全球生態足跡網絡解釋,生態負債日僅是估計值,而非確切日期,「我們不可能100%精確計算出生態預算耗盡的日期。」2011年生態負債日來得比2010年晚幾周,但這不代表人類的生態負債減少。負債日期的微調是根據精算方式而來,而非人類在生態足跡上的實際進步。

雖然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欠債」,但即便是巴西、印尼、瑞典等「生態債權國」的自然資源也在萎縮當中。全球生態足跡網絡指出,「我們不能讓自然資源和人類經濟、基礎建設和生活方式間的預算缺口越來越大。」

「我們仍有機會挽回局勢。只要生態債務人能減少對自然資源的依賴,而債權人透過經濟、政治和戰略保存其生態資產。與其清算自然資源,不如將自然資源視為財富的來源。」全球生態足跡網絡和夥伴們正和各種全球組織、各國政府和金融機構合作,協助他們做出符合生態現狀的決策。

Earth’s Natural Resources Account ‘Overdrawn’ Today
OAKLAND, California, August 20, 2013 (ENS)

Environmental economists have identified August 20 as “Earth Overshoot Day,” the day when humanity has consumed as much renewable natural resources as the planet can regenerate in one year.

Earth Overshoot Day is an initiative of the 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think tank Global Footprint. According to Global Footprint’s calculations, today humanity’s demands exceed Earth’s carrying capacity – we are in the red for the rest of 2013.

Human demand for renewable ecological resources and the services they provide is now equivalent to that of more than 1.5 Earths.

The data shows that humanity is on track to require the resources of two planets before mid-century. But back in 1961, human demand was met by the resources of just 0.7 planets.

The calculation of Earth Overshoot Day is based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data, which measures how much nature there is, how much humans use, and who uses what.

The National Footprint Accounts, developed by Global Footprint Network, provide comprehensive data about humanity’s demand on nature. Based on approximately 6,000 data points per country per year, they track how this demand compares across 232 countries, territories, and regions, and how it relates to the planet’s biological capacity to meet these demands.

“Environmental changes such as deforestation, collapsing fisheries, and carbon dioxide accumulation in the atmosphere indicate that human demand is likely to be exceeding the regenerative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of the biosphere,” says Global Footprint.

“As the demands upon natural systems rapidly increase due to the swelling global economy and the need to attain better standards of living, several studies suggest that many of the Earth’s thresholds are being exceeded and that, because of this, the biosphere’s future ability to provide for humanity is at risk,” Global Footprint warns.

Global Footprint data now suggests that since 2001, Earth Overshoot Day has come three days earlier each year.

Each decade, Earth Overshoot Day appears to have arrived one month earlier. In 1993, Earth Overshoot Day fell on October 21. In 2003, Overshoot Day was on September 22. This year, August 20 is Overshoot Day.

China’s total Ecological Footprint is the world’s largest because it is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nation, according to the 2013 Global Footprint report. China’s per capita Footprint is  smaller than those of countries in Europe or North America, but for the past seven years it has exceeded what is available per person worldwide. “If everybody were to live like the typical resident of China, it would take 1.2 Earths to support the global population,” the think tank says.

Other countries’ per capita demands on the planet’s ecosystems are even higher. If everybody were to live like United States residents today, it would take four Earths to support the global population.

In Qatar, the typical resident requires the resources of six and a half Earths.

Current resource trends already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planet’s seven billion population. About two billion people lack access to the resources required to meet their basic needs.

Today, more than 80 percent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lives in countries that use more than their own ecosystems can renew. These “ecological debtor” countries either deplete their own ecological resources or get them from elsewhere.

Ecological debtors are using more than they have within their own borders. Japan’s residents consume the ecological resources of 7.1 Japans. It would take four Italys to support Italy. Egypt uses the ecological resources of 2.4 Egypts.

Not all countries demand more than their ecosystems can provide, but even the reserves of such “ecological creditors” like Brazil, Indonesia, and Sweden are shrinking over time, says Global Footprint.”We can no longer sustain a widening budget gap between what nature is able to provide and how much our infrastructure, economies and lifestyles require.”

“It is possible to turn the tide. Ecological debtors have an incentive to reduce their resource dependence, while creditors have th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trategic motive for preserving their ecological capital,” says Global Footprint Network. “Rather than liquidating resources, it is wiser to treat them as an ongoing source of wealth.”

In 2011, Earth Overshoot Day came a few weeks later than it did in 2010, but this does not mean humans reduced the global overshoot.

Earth Overshoot Day is an estimate, not an exact date, explains Global Footprint on its website. “It’s not possible to determine with 100 percent accuracy the day we bust our ecological budget. Adjustments of the date that we go into overshoot are due to revised calculations, not ecological advances on the part of humanity.”

Global Footprint Network and its partners are working with organizations, government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orldwide to help them make decisions aligned with ecological reality.

※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