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防治

糖尿病屬於消渴病-陰虛體質易患

傳統中醫認為,糖尿病屬於消渴病的範疇。中醫師郭鈺安表示,根據病症的主次症狀,一般常分為上消、中消、下消三大類,也就是口渴多飲為上消、消穀善飢為中消、口渴且小便如膏者為下消,而陰虛體質較容易罹患這種病症。

郭醫師指出,糖尿病跟人體的肺、胃、腎三臟功能失調有很大的關連性,當肺燥津傷時,津液分布將會失常,以致脾胃不得濡養且腎精不得滋助;當脾胃燥熱偏盛的時候,往上可灼傷肺津,往下又可耗傷腎陰。

如果腎陰不足的話,則將導致陰虛火旺,這時亦可上灼肺胃,最後將造成肺燥、胃熱、腎虛等現象。值得注意的是,中醫認為,糖尿病病程拖太久將會陰損及陽,進而導致陰陽俱虛,而且久病入絡之後將促使血脈瘀阻,最後產生病情變化。

此外,郭醫師指出,中醫認為,飲食不正常的人也容易罹患這種病症,譬如長期吃太多肥膩類、辛辣類、香燥類食物,就容易損傷脾胃,進而導致脾胃運化不正常,久之就會積熱內蘊、化燥傷津、消穀耗液,最後就會誘發糖尿病。

情緒異常的人可能也會罹患這種病症,譬如長期受到過度的情緒刺激,包括鬱怒傷肝造成肝氣鬱結,以及勞心竭慮等導致鬱久化火、火熱內蘊,最後消灼肺胃陰津而誘發糖尿病。

勞慾過度也可能是誘發因素之一,當民眾經常縱慾過度或勞動過度的話,將促使腎精虧耗、虛火內生,這時候火會因水竭而益烈,水因火烈而益乾,長期下來將導致出現腎虛、肺燥、胃熱等現象,最後就誘發糖尿病。

中醫藥治療,一般可將糖尿病分為陰虛熱盛型、氣陰兩虛型和陰陽兩虛型等。
(1)陰虛熱盛:表現為煩渴多飲,咽乾舌燥,多食善飢,溲赤便秘,舌紅少津苔黃,脈滑數或弦數。採用養陰清熱治療。選用冬桑葉、地骨皮、小川連、天花粉、原麥冬、生地黃。
(2)氣陰兩虛:表現為乏力、氣短、自汗,動則加重,口乾舌燥,多飲多尿,五心煩熱,大便秘結,腰膝酸軟,舌淡或舌紅暗,舌邊有齒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脈細弱。採用益氣養陰治療。選用玉竹、制黃精、生黃芪、製女貞、枸杞子。
(3)陰陽兩虛:表現為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耳輪焦幹,多飲多尿,或浮腫少尿,或五更瀉,陽萎早洩,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採用溫陽育陰治療。選用鹿角霜、熟地、山茱萸、仙靈脾、肉蓯蓉、菟絲子。

中醫食療

食療原則
中醫糖尿病飲食療法的基本原則在於比例平衡、性味辨證、食量有度。其膳食平衡觀有以下特點。 ① 《黃帝內經》:“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通過養、助、益、充,從宏觀上闡述了各類食物之間的比例要平衡。 ② 中醫將食物分為寒涼溫熱四性,認為寒涼食物可以清熱,但易傷陽;溫熱食物可以去寒,但易傷陰,強調寒涼溫熱陰陽平衡。 ③ 《遵生八箋》:“五味之於五臟,各有所宜,若食之不節,必致虧損”。故應保持甘酸苦辛咸五味平衡。 ④ 《飲膳正要》:“善養性者,先飢而食,食勿令飽,先渴而飲,飲勿令過,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蓋飽中飢,飢中飽⋯⋯”對食量的要求是既不“太過”,也不能“不及”,過飲過飢都是飲食所忌。提倡少食多餐,切忌貪食。

食療方法
飲食上宜選擇具有清熱生津、益氣養陰功能的食物。如菠菜、蘿蔔、苦瓜、冬瓜、粟米、山藥、獼猴桃、荸薺、海參、鯉魚、田螺、烏骨雞、鴨肉、鵝肉、兔肉、牛奶等。慎食辛辣助熱食物,如姜、椒、韭、酒等。提倡清淡飲食,避免“甘肥厚味”。伴有痰者,可常食一些化痰食物,如蘿蔔、梨、杏仁、絲瓜等,同時限制豬肉等生痰食物。伴有血瘀者,可常食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紫茄子、紅菜苔、藕、玫瑰花茶等。

常用降糖食物
苦瓜: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補益肝腎、除煩止渴的作用,善治消渴。使用時可將苦瓜曬乾研粉,溫水送服:也可用苦瓜30 g,煎水代茶頻服:或將苦瓜切成絲狀,佐餐食用。
空心菜:空心菜富含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還含有胰島素樣成分,常服有較明顯的降糖作用,但體質虛寒者慎用。
絞股藍: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類、黃酮類和人參皂苷,被譽為“南方人參”,有增強免疫、抗疲勞、抗缺氧和降糖之功效,對腫瘤、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且長期服用未見任何副作用。
蘑菇類:富含蛋白質、多醣類以及微量元素錳、鋅、鎂、硒和錫,有明顯的安神降壓、抗疲勞、增強免疫和降血糖作用,尤其適用於體形偏瘦的糖尿病患者。近年發現猴頭菇中含有豐富的纖維和葡聚醣,已證實有明顯的降糖作用。
銀耳、木耳類:含豐富的蛋白質、粗纖維、維生索和多醣類,低熱量,高營養,具有抗凝血、抗腫瘤作用。其所含的特異性酸性多醣體具有修復胰島細胞功能和降血糖作用。
薏苡仁:其碳水化合物含量低於大米,而蛋白質、維生素含量為大米的3倍,還含薏苡素和三萜類化合物,有抗癌、利尿和降糖作用,尤其適用於以尿多、肥胖為主要症狀的高血壓兼糖尿病患者。
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益健脾、散風通絡之功效,入腎和肺經。黃鱔含有黃鱔素A和B,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日本已將黃鱔體內提取的這兩種有效物質,製成降糖新藥“糖尿清”。

常用降糖藥膳
苦瓜炒瘦豬肉:用新鮮苦瓜250 g,瘦豬肉100 g,共炒熟吃。
黃芪山藥湯:黃芪15 g,山藥30g,煎湯代茶,每曰3~5次。
芡實煲老鴨:用芡實100-~120 g,老鴨一隻,將芡實放入鴨腹中,置瓦罐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2小時左右,調味服用。
枸杞燉兔肉:枸杞子30克,兔肉100克,將兔肉和枸杞子放入鍋中,加適量水,以文火燉至八成熟時,加入調料至熟即可。
黃精膳絲:黃膳200克,黃精20克,黃精用水浸泡,切絲待用。鱔魚絲用澱粉抓勻,下油鍋中滑一下,撈出控油。放底油,放入蔥,薑末炒香,倒入料酒,醬油,黃精絲,鮮筍絲,青椒絲,胡蘿蔔絲,一起煸炒,再加入以滑好的鱔魚絲,翻炒均勻,點麻油出勺即可。
玉米須瘦肉湯:玉米須30克瘦肉100克,煮湯,以鹽調味。
西瓜皮花粉方:西瓜皮、冬瓜皮各15克,天花粉12克。加水煎服,每日兩次,每次半杯。
蠶蛹湯:帶蛹蠶繭10個,水煎服,每日二次。
山藥玉竹白鴿湯:淮山藥30克,玉竹30克,麥冬30克,白鴿1只。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瓦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2小時,調味後即可食用。

膏方治療糖尿病

膏方,是將中藥材煎湯濃縮,加​​入阿膠、鹿角膠、龜板膠等膠質藥物,煎熬成膏狀,根據需要可加冰糖或飴糖,糖尿病人則加入木糖醇等矯味,配製成膏劑。是冬季進補的好辦法。但在服用膏方前應先請中醫根據您自身的體質,辨證論治開出處方,如同量體裁衣一樣,製成完全適合於您生理特點的個性化膏方。
糖尿病人如何進補
糖尿病屬中醫“消渴”範圍,疾病起始階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口渴多飲,多食善飢,形容消瘦,小便頻多,乏力等症候。屬肺胃燥熱表現。燥邪容易傷人津液,熱邪更易耗氣傷陰,日久可以耗津傷血,所以隨著病程的演進,可以出現脾腎虧損或肝腎不足的症象。因而糖尿病的起始階段,採取清熱潤燥、益氣養陰的方藥,此時可服西洋參、生曬參、生地、麥冬、天花粉等;疾病的後階段則需採用調益脾腎或毓養肝腎的方藥,此時可服用生曬參、黨參、黃芪、枸杞子、首烏、阿膠、龜板膠等。如果,病人有口氣穢臭,小便黃渾,皮膚瘙癢,舌苔黃膩等現象,則必需先予清化濕熱,濕熱清楚之後,才可進補。
怎樣服膏方
服膏方最忌求速效。每天服用幾次,半個月內服完一料膏方的方法是不正確的,這樣常常會適得其反。正確的服法是:每晨以沸水沖服一匙,如飯後無不適或遵醫囑可在晚間加一匙。起服的時令節氣一般為“立冬”至“立春”,約計90天。注意在感冒與消化不良時要停服膏方。

降糖中药

药名 科属 效用 化学属性
桑叶 桑科 解表 芸香甙、槲皮素、蜕皮甾酮、多肽
葛根 豆科 解表 葛根素、大豆黄铜、多糖
牛蒡子 菊科 解表 牛蒡苷
白芷 伞形科 解表 氧化前胡内酯
石膏 矿物 清热 CaSo.2HO
知母 百合科 清热 甾醇多糖甙、知母多糖A、B、C、D
黄连 毛茛科 清热 小檗碱
夏枯草 唇形科 清热 降糖素
熊胆 熊科 清热 熊去氧胆酸
黄柏 芸香科 清热 小檗碱
玄参 玄参科 清热 玄参素、生物碱、甾醇
生地 玄参科 清热 梓醇、地黄甙D
紫草 紫草科 清热 紫草多糖A、B、C
地骨皮 茄科 清热 胍类衍生物
苍术 菊科 芳草化湿 多糖A、B、C
白术 菊科 补脾燥湿 苍术酮、白术内酯A等
茯苓 多孔菌科 淡渗利湿 茯苓酸(三萜类)茯苓多糖
泽泻 泽泻科 淡渗利湿 泽泻醇A、B(三萜类)
汉防已 防已科 消水肿祛风湿 粉防已碱
薏苡仁 禾木科 淡渗利湿 多糖A、B、C
车前子 车前草科 淡渗利湿 车前草粘液质A
冬葵子 锦葵科 淡渗利湿 肽聚糖MVS—A
虎仗 蓼科 清热利湿 蒽醌类化合物
玉米须 禾本科 淡渗利湿 含二个双键的亚油酸
天花粉 葫芦科 生津润燥 天花粉凝集素
瓜蒌 葫芦科 清热化痰 黄酮苷
苦瓜 葫芦科 清热 三萜烯甙、P—胰岛素、多肽、苦瓜甙K(8)与L(9)
三七 五加科 活血化瘀 人参三醇组成的人参皂甙
凌霄花 紫葳科 活血化瘀 齐墩果酸
丹参 唇形科 养血活血 丹参酮类
鬼箭羽 卫矛科 活血化瘀 草乙酸钠
桑白皮 桑科 止咳平喘 桑白皮多糖
桔梗 桔梗科 止咳平喘 桔梗皂甙
昆布 海带科 化痰 褐藻多糖
人参 五加科 补气药 人参皂甙Rb、人参多糖A、B、C、D、E、F、G、H
辽东楤木 五加科 补气药 楤皂甙A、B
红景天 景天科 补气滋血 红景天苷
剌五加 五加科 补气药 剌五加苷
黄耆 豆科 补气药 多糖APS—G
山药 薯蓣科 补气药 多糖
白扁豆 豆科 补气药 未明
灵芝草 多孔菌科 补气药 多糖A、B
麦冬 百合科 养阴药 甾体皂甙
玉竹 百合科 养阴药 粘液质
黄精 百合科 养阴药 未明
桑椹子 桑科 养阴药 未明
女贞子 木樨科 养阴药 乌苏酸(三萜类)齐墩果酸
枸杞子 茄科 养阴药 胍类、黄酮
牛膝 笕科 养阴药 齐墩果酸
银耳 银耳科 养阴药 多糖PTF
木耳 木耳科 养阴药 黑木耳多糖PA.A
蛤蚧 壁虎科 补阳药 氨基酸,微量元素
淫羊藿 小檗科 补阳药 淫羊藿甙
五味子 木兰科 收涩药 未明
山茱萸 山茱萸科 收涩药 乌苏酸、齐墩果酸、熊果酸
石榴皮 蔷薇科 收涩药 乌苏酸
桃胶 蔷薇科 和血药 多糖
山茶科 清热药 茶叶多糖T-b,黄酮化合物
大麦 禾本科 消导药 黄酮类
白僵蚕 蚕蛾科 息风药 羟基促蜕皮甾酮
大蒜 百合科 解毒杀虫 S-甲基半胱氨酸亚枫、S-丙基半胱氨酸亚砜
威灵仙 毛莨科 祛风胜湿 未明 

常用的中成藥

六味地黃丸:以腎陰虛為主,熱像不明顯
知柏地黃丸:​​以陰虛有熱,熱象稍明顯
杞菊地黃丸:以肝腎陰虛為主
金匱腎氣丸:以腎陽虛為主

糖尿病的針灸治療

針灸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針灸治療糖尿病及其並發症,古代文獻早有記載。現代應用針灸治療糖尿病的顯效率達75%以上,尤其針灸對防治糖尿病的並發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取穴與方法:陰虛熱盛型取陽經穴,即膈俞,脾俞,足三里,均針雙側,得氣後施瀉法,以瀉陽經熱;氣陰兩虛型取陰經穴,即尺澤,地機,三陰交及中脘,氣海穴,針刺施平補平瀉法;陰陽兩虛型取陰經穴以補陰育陽,即針刺尺澤,地機,三陰交,用補法,中脘、氣海隔姜灸各3壯。各組均每日治療1次,留針20分鐘,隔10分鐘行針1次,10次為1療程,間隔3天進行下l療程。
艾灸療法
主穴:①足三里,中脘;②命門,身柱,脾俞;③氣海,關元;④脊中、腎俞;⑤華蓋,梁門;⑥大椎,肝俞;⑦行間,中極,腹哀;⑧肺俞,膈俞、腎俞。
耳針療法
主穴:胰,膽,腎,緣中,屏間,交感,下屏尖。配穴:三焦,渴點,飢點。
皮膚針療法
方法:主要叩擊脊柱兩側,以胸椎7—10為重點叩刺部位,一般中度刺激,隔2日1次,10次為1療程。
水針療法
取穴:①T3夾脊,胰俞,腎俞;②T10夾脊,胰俞,腎俞;③l。夾脊,胰俞,腎俞。
方法:三組穴位交替使用,每穴0.5—1毫升0.5%當歸注射液或維生素Bl、維生素B2注射液,每日1次,10次為l療程。
埋線療法
取穴:胰俞,腎俞,三焦俞(雙)。
方法:每次選1~2穴,交替使用。 10一14天1次,10次為1療程。

氣功治療糖尿病

現代氣功治療糖尿病的功法主要有30多種,其中以患者自練氣功的內氣療法應用較為廣泛,尤其以靜功鍛煉為主,以動靜結合鍛煉較佳。現代氣功治療糖尿病,主要是治療2型糖尿病,氣功具有調整神經、內分泌紊亂、促進胰島素分泌和提高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作用;具有改善微循環作用,還具有提高機體整體素質,調節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作用,從而可以降低血糖和血脂,防治糖尿病及其並發症。由於氣功具有簡單易學、安全有效的優點,所以值得推廣應用。

http://www.xici.net/d178576382.htm

糖尿病慢性併發症:(一)大血管病變;(二)小血管病變(眼底病變、腎臟病變);(三)神經病變;(四)足部病變

(一)大血管病變:此為糖尿病患最主要的死因。

1.危險因子:年齡(男性大於四十五歲,女性大於五十五歲)、家族史、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抽菸、肥胖。

2.臨床表現:(1)心血管病變:胸悶、胸痛、呼吸急促;(2)腦血管病變:腦中風;(3)周邊血管病變:皮膚溫度變冷、脈膊變弱或消失、間歇性腿部疼痛尤其運動時加劇。

(二)小血管病變:為造成失明及尿毒症的主因。

1.危險因子:血糖控制不佳、基因、高血壓、血行異常、血脂異常、抽菸。

2.臨床表現:(1)眼底病變:初期以視力模糊,進而造成視力缺損甚至失明。(2)腎病變:初期為蛋白尿,其後肌酸酐逐漸上升而嚴重者造成尿毒症。

(三)神經病變:為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

1.危險因子:血糖控制不佳、年齡、男性、糖尿病期。

2.臨床表現:(一)周邊神經病變:(1)感覺異常、觸痛、疼痛麻木。(2)溫覺及痛覺變差(3)震動及關節感覺變差(4)小塊肌肉無力、萎縮、屈伸肌失衡。(二)自律神經病變:(1)循環系統、靜止時心跳變快,但對運動反應性差、姿勢性低血壓(2)消化系統:腹脹、胃內容物逆流,反胃、便秘、腹瀉及失禁(3)泌尿系統:尿意不明顯、排尿困難、尿失禁、餘尿增加進而造成膀胱炎、腎炎(4)異常出汗:下肢無汗,但前額雙臉和軀幹則代償性多汗;(三)局部神經病變:局部疼痛與神經傳導變差,一般會自行回復。

(四)足部病變:足部問題是造成截肢最大的原因。

1.危險因子:神經病變、血管病變、足部變形、壓力點形成、感染、皮膚改變及不適當的鞋子及穿著。

2.臨床表現:不易癒合的傷口,甚至合併感染及壞疸。

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8804/4209.htm

糖尿病從未像此刻這般逼近你我運動比單純少吃更重要

“管住嘴、邁開腿”,在糖尿病防治中,這幾乎是每個人都能隨口說出的要訣。 但事實上,許多人能保證一面就不錯了,比如堅持運動,或者控制飲食。

在單純的運動和飲食中,效果是不是也有高下之分呢?

朱大龍告訴記者,最理想的生活方式當然是在合理膳食的前提下,堅持適當運動。 但在單純的運動和單純的飲食控制中,運動可能會讓人們獲益更多。

“合理的膳食模式可以避免攝入過多能量,降低肥胖和糖尿病的發生風險,適當的飲食控制也能夠協助人們控制甚至減輕體重,但控制飲食始終只是一個方面。而且,許多人會錯誤節食,這反而可能增加內臟脂肪囤積的風險,內臟脂肪過多又會進一步加重胰島素抵抗,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風險。”朱大龍告訴記者。

運動對於糖尿病預防的意義更加全面。 澳大利亞科學家曾592名參試者進行的歷時5年的跟踪調查發現,與“每天步行3000步,每周堅持5天的人”相比,那些“一改往日不良習慣,開始每天走1萬步,每周堅持5天的人”胰島素敏感度改善情況要好3倍。

朱大龍說,即便在體重相差不大的情況下,能夠積極保持足量運動的人代謝狀況更佳,胰島素敏感性也更好;所以即便體重變化不明顯,足夠的運動量依然能降低糖尿病的患病風險。建議:對於一般人群來說,請保證每週3-4次、每次4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每分鐘心率次數應達到170-年齡)。 當然,最理想的是配合上科學的飲食控制。 同時對於已有糖尿病、高血壓 、 冠心病等基礎病的人群來說,運動前請諮詢醫生,選擇安全有效的運動模式。

糖尿病患者為何易致盲?過半患者有"糖眼"

11月14日是“ 世界防治糖尿病日 ”。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最嚴重的並發症之一。 請關注——

糖尿病是全身代謝性疾病,對眼的各個部位都會造成病變,其中最常見的,對視力影響最大的是視網膜病變。 臨床研究表明,糖尿病眼病與病程關係很大。 另外,國際糖尿病研究資料也證實,患糖尿病8年後視網膜病變佔50%。

過半糖尿病患者發生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的危害更多的並非來自疾病本身,而在於其嚴重的並發症。”北京愛爾英智眼科醫院李紹偉院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因糖尿病尚無根治方法,糖尿病的各種並發症已經成為失明、腎衰竭、 心髒病等嚴重疾病的主要原因。 而在諸多的糖尿病並發症中,如果發生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如不及時治療,致盲率很高,甚至引起嚴重的青光眼,眼痛難忍,最後只有摘除眼球。

過半糖尿病患者發生視網膜病變李紹偉解釋,長期高血糖可導致全身血管尤其微血管病變,從而對心、眼、腎、足、腦等產生嚴重危害。 當累及眼睛時,就會導致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白內障、屈光度改變、虹膜睫狀體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其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嚴重並發症之一,會造成不可逆性視殘甚至失明。

目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已和老年性黃斑變性、青光眼和老年性白內障並列成為四大主要致盲疾病。 “據統計,在糖尿病患者中,發生視網膜病變者達50%以上。”李紹偉透露。

“糖眼”發病早期無症狀

“如今糖尿病引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甚至失明的情況越來越多,而其中有很多本來是可以避免的。”李紹偉認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療效果取決於治療是否及時,發病早期治療效果較好。 由於病變損害的不可逆性,一旦視力明顯下降,甚至出現增殖性視網膜病變,治療難度便會大大增加。

李紹偉解釋說,糖尿病造成機體損害的病理原因是高血糖對微小血管的損傷,視網膜毛細血管受損後出現滲漏現象,造成周圍組織水腫、出血,以及毛細血管閉塞,引起視網膜缺血、缺氧,並產生新生血管,從而導致視網膜大量出血與玻璃體內大量積血,出現增殖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病程越長,糖網病發病率越高。 因此,越是年輕的糖尿病人,越要重視預防糖網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往往無症狀,很容易被忽視。而一旦有症狀,病情已較嚴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療效欠佳。”李紹偉表示,大多數糖尿病眼底病變的發生都有一個過程,但發展速度可能因人而異。 隨著糖尿病病程的延長,對眼睛的影響越來越明顯。

莫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很多人是在眼睛出現問題後,才會到醫院就診。 針對大家都非常關心的“如何科學有效的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這一問題,北京愛爾英智眼科醫院眼底內科谷威主任介紹說,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共分六期,早期眼底只有一些小動脈瘤,小片出血,滲出等改變,病人的視力可能很好,不容易發現。 病情進展到一定程度,出現了黃斑水腫、玻璃體出血、牽拉性視網膜脫離、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改變時,視力就會出現嚴重的損害了,而且有些病人的損害是不可逆的。
谷威強調,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首先要積極控製糖尿病,早期確診糖尿病,早期採用控制飲食、口服降血糖藥物、注射胰島素及適當運動等措施控製糖尿病。 另外,可採取藥物保守治療。

“對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單純型)除嚴格控製糖尿病外,可採用藥物治療方法。同時,根據患者的情況也可以採取激光治療。”谷威表示,一旦發現有增殖性視網膜病變後,激光治療使部分視網膜血管被激光凝固,剩餘的視網膜可以得到較豐富的血氧供應,阻斷了引起新生血管的刺激作用,因此有可能阻止視網膜病變的發展。 而對於增殖型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可採取玻璃體切割術。 玻璃體內有較多機化物時,視網膜電圖正常者,可以採用切除玻璃體內機化物,以防止牽引性視網膜脫離,適當提高視力。
“糖友”需定期查眼底
谷威提醒,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視物模糊、眼脹、眼前黑影、雙眼複視,應及時到眼科就診,尤其是發病超過5年以上的患者,應定期到醫院檢查眼底,發現眼部並發症並及時治療。 另外,如果有“近期食量、飲水量激增,體重和體力明顯下降;糖尿病家族史或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確診糖尿病,病史一年以上”情況,也請儘早到眼科醫院接受檢查,以防糖尿病及眼科並發症的發生。
谷威表示,“糖友”要在視力沒有明顯下降的時候就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在此期間,嚴格控制血糖是重中之重。 同時還提醒糖尿病患者,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第二,合理控制飲食,建議糖尿病患者食用健康的碳水化合物,試吃水果 、蔬菜、全穀類豆類和低脂乳製品,飽和脂肪的攝取量不得超過脂肪攝取總量的7%,降低反式脂肪攝取量,控制飲食中的膽固醇的含量,每日飲食中少於200毫克,每周至少吃兩次魚,但不建議吃煎魚,烹調以少油為主;第三,要堅持規律運動;第四,要保持大便通暢;第五,嚴格戒菸戒酒;第六,選擇正確治療。

結語 :得了糖尿病並不是最壞的結果,可怕的是糖尿病的並發症,所以及時大家得了糖尿病也不要放棄,經常的鍛煉會比控制飲食收到的效果明顯,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練習練習42式太極拳 !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