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聰明的流浪狗

俄羅斯的確是一個神奇的國家,不僅有許多奇人異士,就連動物都有特異功能。 今天要介紹的是號稱全世界最聰明的狗:莫斯科的流浪犬!

每天早上,莫斯科的地鐵總是人群擁擠,人們都趕著搭地鐵上班。 如往常一般,地鐵站除了上班族以外,還有另一群乘客也準時報到,牠們就是鼎鼎大名的莫斯科的流浪犬。 這群流浪狗住在莫斯科的郊區,每天早晨牠們會很有默契地集中到地鐵站,跟著人們一起搭上地鐵,前往市中心去尋找食物。 經過一天辛苦的覓食後,牠們會回到地鐵站,再搭乘地鐵回到郊區的家,渡過夜晚。 專家研究指出,這群流浪狗通常會選擇最安靜的車廂,也就是最前和尾端的車廂。牠們甚學會以計算時間的方式,來判斷自己是否到了正確的車站了,有時還會團隊合作、互相提醒。 科學家認為這個有趣的現象,是來自90年代蘇聯解體後,資本家將工業園區從市中心往郊外遷移,工業區原本就是流浪狗的庇護所,所以狗兒也只能跟著搬家,隨著工廠遷移至郊區,為了尋找食物,逐漸學會如何搭地鐵往來市中心,就跟人類一般每日上下通勤。

莫斯科生態與進化研究所的Andrei Poiarkov博士指出,這些流浪狗也十分頑皮,喜歡在電車門即將關上的前一刻才跳進車廂,冒著尾巴被夾住的風險來娛樂自己。有時也會像人一樣,在車上打瞌睡,結果錯過了站。

這些流浪狗來到市中心後,不僅學會判斷紅綠燈,也懂得使用驚嚇戰術,嚇唬路過的行人,如果對方失手將食物掉落在地上,就會被牠們第一時間撿走。 而且,部份流浪狗還懂得揣測人類的心理,在小孩面前,就扮演一隻乖巧可愛的狗;在青年面前,牠們會把頭放在你的膝蓋上,用著無辜的眼神看著你,贏得同情和食物

  流浪犬已經是莫斯科居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等待電車中的流浪狗 (他可是會判斷哪一部電車會到達他想去的地方喔!)   這是什麼情形?傳說中的愛狗人士?

被殺害的"小男孩" Malchik (2001)

Malchik是一隻流浪狗,在俄語內代表"小男孩"的意思。 牠是一隻將地鐵站當作自己家的流浪狗,有點地盤意識。 有一天,22歲的Yulia Romanova(俄羅斯女模特兒),牽著自己的鬥牛梗進地鐵站。 基於地盤意識的關係,Malchik遇到牠們並向牠們吠叫。(也有另一個說法,是女模特兒主動挑釁) Yulia Romanova隨即從手提包內拿出一把短刀,刺中Malchik背部與胸部六次,導致Malchik重傷死去。 Malchik的死引起當地社會名人和老百姓的公憤。 殺狗兇手隨後被警察逮捕,並接受一年的精神治療。 人們為了紀念Malchik,在2007年的時候,為牠在地鐵站內豎立起一座銅像。

後記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會覺得莫斯科的流浪狗超可愛的,好想領養一隻喔! 其實莫斯科的居民也經常被流浪狗騷擾。莫斯科的人口大約有一千兩百萬人,流浪狗就有4萬~10萬隻(無法得知確切數字) 人有分好人壞人,狗當然也有分好狗壞狗。 有些流浪狗其實是俱有攻擊性,每年都有不少居民被咬。 莫斯科市政府曾經揚言要花錢幫流浪狗蓋庇護所,但後來聲稱因為資金短缺,改用射殺的方式處理流浪狗問題。 然而,這些流浪狗為了生存,只有不停地學習並進化,向偉大的人類偷師。 生命會為自己找出路,當然也會使用自己的方式來悍衛自己的生存權。 文字編寫:梗男

http://www.fankudo.com/gannner/2437

莫斯科成全球流浪狗最多城市:人和狗和谐生活

莫斯科生活着很多聪慧的流浪狗。这些狗知道搭乘地铁在市区里旅行,知道向妇女和孩童请求食物。莫斯科市民习惯了它们的存在,他们呼吁人类善待流浪动物:“它们会让城市更洁净。为什么要把城市变成混凝土沙漠?为什么我们不能和流浪狗并肩生活?”

外滩画报3月18日报道 几年前的一个冬天,22岁的莫斯科模特尤利亚·罗曼诺娃给自己的斯塔福德狗美完容后回家时,途经门捷列夫地铁站。在地铁站里,她遇到Malchik—一只以地铁站为家的黑色流浪狗,正在很警戒地防备酒鬼和其他狗入侵自己的地盘。Malchik 朝罗曼诺娃和她的狗汪汪大叫,警告他们不要靠近。可是罗曼诺娃并没有绕开,而是把手伸进粉红色背包,掏出一把尖刀,当着繁忙的人流的面,刺死了Malchik。罗曼诺娃被捕了,接受了为期一年的精神疾病治疗。

之后,爱狗人士为Malchik制作了一个铜像,立在门捷列夫地铁站入口处。这个雕塑是莫斯科3.5万只流浪狗的象征。俄罗斯是一个多流浪狗的国家,莫斯科的流浪狗随处可见,平均5平方公里有84 只。它们在复式公寓的院子里闲逛,在卖菜摊前徘徊,在地铁站里和行人通道上睡觉。市民们听见它们夜里发出的吠叫声,街道上的流浪狗不是有钱莫斯科人养的纯种狗,它们出身低微。

去年,我和家人搬到莫斯科,惊讶地发现居然有这么多流浪狗。它们颜色不一,有黑的,有黄白相间的,有褐色的,但长相都差不多,基本都是中等身型,皮毛丰满,有着菱形脑袋和杏仁色的眼睛,尾巴很长,耳朵竖直。它们的行为也不一样。人们经常看见一只流浪狗在地铁站台上等车。地铁门打开后,这只狗从容地走上车,很快抢占一个座位,躺下来。如果地铁座位满了,它就站在车厢里,几站后再自行下车。

莫斯科市民甚至为流浪狗建立了一个网站,乘客们把用手机拍到的地铁流浪狗照片和视频片断上传到这个网站上,证明这些狗如何表现得智慧超群。

流浪狗不可能被驯服

这些狗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是56 岁的狼科动物专家安德烈·普亚科夫要回答的。他的研究集中于不同的环境如何影响狗的行为。

大约30 年前,普亚科夫开始研究莫斯科流浪狗。他认为它们的外形和行为在30 年间发生了很大变化,因为它们不断地让自己去适应莫斯科的变化。事实上,所有的莫斯科流浪狗都是这样诞生的:被丢弃的宠物狗在大街上流浪,其中一大部分意味着被判了死刑。普亚科夫估计,这其中只有3% 活了下来。

普亚科夫第一次注意到流浪狗是在1979 年,他的第一批研究对象是上班路上遇到的狗,他的研究面积涉及10平方公里,这里聚集着大约100 只狗。普亚科夫开始记录这些狗发出的叫声,研究它们的社会组织,给它们拍照、分类,制作每只狗的生活地图。

他很快发现,研究流浪狗比研究狼更容易。“观察野狼是个大事,你可以看见它们,但时间很短,而且无法靠近。但对流浪狗,你可以近距离观察,想看多久就看多久。”据普亚科夫说,俄罗斯大约有5 万至6 万只狼,莫斯科有3万至3.5 万只流浪狗。如此大的密度决定了这些动物和人类的联系非常密切,这种关系决定了它们的行为、心理、压力、生理等等情况。

“流浪狗和狼的另一个不同之处是,大体说来,狗的攻击性不如狼,对同类的容忍力也更强。”就算狼愿意和其他同类分享一片领土,但还是严格停留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然而对狗来说,占统治地位的一群狗的首领可以在被统治地位的一群狗的领土上走来走去。这些发现让普亚科夫得出这样的结论—流浪狗的首领不一定是最强壮的或者最有控制力的,但一定是最聪明的,而且它的智慧得到了公认。这群狗依靠它才能生存。

莫斯科流浪狗的演变处于家狗和狼之间,处于从家养到回归野性的转变过程的早期。想要扭转这个演变过程是不可能的,即流浪狗不可能被驯服。

搭地铁的狗

普亚科夫根据流浪狗的性格、讨食方式和人的远近程度以及生态地位,把它们分成四个种类。

那些最喜欢和人相处的狗叫“警卫狗”。它们的活动领域是车库、仓库、医院和其他有栅栏的地方,它们把那些给它们食物的人视为主人并保护他们。

“处于野性第二阶段的狗和人群接触,却不会认人做主人。我叫它们‘讨食狗’。”普亚科夫说,“有些向人讨食的狗是非常优秀的心理学家。”他举了个例子,一只狗在有人经过的时候佯装瞌睡,只有在目标对象出现的时候才睁开眼睛。他说:“这只狗会走向上了年纪的妇女,微笑、摇尾乞怜,一番表演之后,就得到了食物。”这些狗不仅对身上带着美食的人微笑,还在人们打算停止喂食的时候微笑。“讨食狗”的狗群相对较小,而且服从于其他的首领。如果一只狗够聪明却在狗群中处于相对较低的地位,没有足够的食物,它就会经常脱离狗群单独去觅食。如果它看见别的狗在讨食,就会停下来观看和学习。

第三类狗和人类稍有点接触,但是它们获取食物的方式具有排他性。它们觅食的场所是街道或垃圾桶。在前苏联时期,由于政府的猎杀政策,这类狗的数字被限制在一个极小的范围。但是苏联解体之后,政府对流浪狗更加宽容,垃圾桶的吃食种类和数量也更多,它们的数量开始增长。

最后一类是野狗。“这类狗住在城市里,可是和人的接触很少。它们了解人类,却把人类视为危险物。它们的数量不小,抓老鼠和猫。通常住在大工业区附近或者多木的公园周边,在行人稀少的夜间活动。”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流浪狗—莫斯科地铁狗。“地铁狗存在的唯一原因是人们允许它们进地铁。”动物行为和心理学专家安德烈·努尔诺夫说,“这些狗最早出现在1980 年代前苏联改革期间。那时食物比较丰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开始喂养野狗。”这些狗开始爬上地面电车和公共汽车,因为那里的监管者很少。

努尔诺夫说,地铁里大约生活着500 只流浪狗,特别是在寒冷的月份,但是只有20 只狗知道怎么搭地铁。它们是慢慢学会的,一开始是为了扩大领土。接着,变成了它们生活的一个部分。努尔诺夫说:“它们有一系列方法使自己熟悉搭乘地铁的程序。它们通过嗅觉、广播播报的站名和时间间隙知道上车和下车。举个例子,如果你固定在每个星期一喂狗,那只狗会通过生物钟得知哪一天是星期一,以及你来的那个时间。”

地铁狗对人类还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它们会友好地和路人相处,却为避免遇到难缠的中年城管阿姨而搭最远的扶梯。“就在这个地铁外面,一只叫Malish 的黑狗睡在席子上。有一天,我看见它面前有一盆新鲜的牛肉,但是它太懒了,只是慢慢地用舌头舔肉吃。”

未来10年流浪狗数量稳定

流浪狗博得了莫斯科人的强烈同情。罗曼诺娃杀狗事件之后,莫斯科市政府在压力之下开始保护流浪狗。2002年,当时的市长尤里·卢日科夫批准了一项禁止猎杀流浪狗的法令,还采取了一项收容流浪狗和修建避难所的政策。

去年,莫斯科政府斥资3000 万美元建立了15 个动物避难所,但是仍远远不够收容莫斯科的流浪狗,有些部门甚至再次面临猎杀流浪狗的新压力。普亚科夫认为这个现象是极其危险的,他认为,政府的任务应该是“减少那些携带有狂犬病、绦虫、弓浆虫和其他病毒的流浪狗。但问题是携带病毒的流浪狗会从其他城市进入莫斯科。环境会更加混乱、无法预料,流浪狗的流行病状况会更加严重。”

普拉科夫33岁的助手亚历克斯·韦列夏金说,莫斯科可以找到控制动物流行病的办法,但不意味着流浪动物必须被赶出首都。“我和它们一起长大,从个人角度而言,我认为它们让这个城市更加有趣了。”

虽然可以通过人为办法控制流浪狗的数量,但是普亚科夫的工作却证明,流浪狗的数量会自我调节,因为食物供应量将总的流浪狗数量保持在3.5 万只,大多数新生流浪狗活不到成年。“如果一只小狗长大了,意味着另一只成年狗死了。”他还预计,这个数字将保持10 年。

普亚科夫最后说:“莫斯科少不了流浪狗。善待流浪狗,它们会让城市更洁净。它们减少老鼠的数量。为什么要把城市变成混凝土沙漠?为什么我们不能和流浪狗并肩生活?”

http://news.163.com/10/0318/09/6222UNJA000125LI.html

馬路上很多人不喜歡被按喇叭,狗也不例外。塞爾維亞街頭有隻流浪狗,特別討厭喇叭刺耳的聲音,只要有人針對牠按,牠會立刻咬下「車牌」示威,留下一臉錯愕的駕駛以及一旁笑翻的路人。 千萬別以為狗狗好欺負,就對牠猛按喇叭!根據近來熱門影片「對狗按喇叭的下場」真實畫面記錄,位在塞爾維亞的首都貝爾格萊德(Belgrade, Serbia),幾隻街頭流浪犬喜歡在馬路上閒晃,有時擋住汽車的去路,駕駛人只好對牠們按喇叭,沒想到當中一隻白棕相間花色的「狗老大」非常不高興,迅速將對方車牌咬下示威,車主也出忽意料,當場傻眼。 從路人拍攝的影片可發現,這隻帶頭的「狗老大」,咬下車牌紀錄已不只一次,當「藍車」被咬下沒幾天,「紅車」也遭殃。影片中一台紅車車主,對狗老大連按3次喇叭,嚴重踩到牠的「地雷」,氣得牠立刻衝過去,咬掉車牌、丟棄在馬路中央,本來還想繼續咬保險桿,後來作罷。 路人雖然個個大笑不已,但也有好心人替車主撿回車牌並還給他。而車主除了驚訝錯愕外,對這些流浪狗也莫可奈何,只好帶著車牌,摸摸鼻子離開現場。 原文網址: 對狗按喇叭的下場 小心被狗整! | 頭條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0/08/21/91-2638374.htm#ixzz2bqlRCVHS

發表留言